2025心理学考研312普心知识: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二) 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
概括性是所有特征的前提,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概括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
例如:农民总结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间接性
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例如:医生通过临床症状诊断疾病;根据“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们看到“月晕”就很少会出门,看到“础润”就会带伞。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例如:当遇到一个新问题时,虽然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法,但是可以通过对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改组,形成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三)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分类
(1) 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的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要依赖于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又叫实践思维,是3岁之前的主要思维方式。.
(2)形象思维。.
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进行思维,是3~6岁的主要思维方式。
(3)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面对的是理论性质的任务,要依赖于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多出现在6岁以后。
2.根据解决问题时凭借的知识性质进行分类
(1)经验思维。
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的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
(2)理论思维。
理论思维;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 解决某一问题的思维活动。
3.根据思维的表现方式进行分类
(1)直觉思维。
人们在面临新问题、新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活动。
(2)分析思维。
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而得到合理结论的思维叫分析思维,也叫逻辑思维。
4.根据思维的方向进行分类
(1)辐合思维。.
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 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2)发散思维。
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想,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成分。
5.根据思维是否有创造性进行分类
(1)常规性思维。
人们运用肥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2)创造性思维。
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级形式。
(四).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人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具体而言,分为四大过程: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
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最基本形式。
2.比较与归类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的思维过程。
归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
4.具体化与系统化
具体化是指在头脑里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原理与理论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也就是用一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用理论指导实际活动的过程。
系统化是指在头脑里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
在思维的过程中,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是紧密联系、互相作用的,并且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结合起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