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考研中的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也是考生需要看的重点部分。接下来,小编为帮助参加2023统考历史学的考生们,学好该知识。特意分享-313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中世纪教俗之争焦点,供考生参考。
2023考研313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中世纪教俗之争焦点
简述中世纪教俗之争的背景、焦点及影响
(一)背景
中世纪西欧经历了封建化和基督教化的过程,早期皇权一度占有优势,教会曾是帝国政权的一个支柱。但随着11世纪教权意识的觉醒以及克吕尼教派发起的克吕尼运动,世俗王权和教会展开了长期斗争,深刻影响了中世纪西欧政治格局与社会结构。
焦点在对主教职权的争夺。11世纪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因主教授职权与德皇亨利四世产生矛盾。教皇下诏开除亨利教籍,解除臣民效忠誓约,煽动德意志大封建主反对皇帝。亨利迫于形势于1077在教皇居住的卡诺莎城堡赤足冒雪哀求三天才得以觐见,教皇同意恢复亨利的教籍与皇位。此为卡诺莎事件,显示了教权的强大。12世纪,教皇与德皇暂时达成妥协,订立有利于教皇的《沃尔姆斯宗教协定》,规定德意志主教一律依照教会法选举,皇帝或者他的代表仅象征性地出席选举会议,皇帝的神职授予权大为减弱。14世纪,法王腓力四世禁止法国教会和诸侯向教皇纳贡,并囚禁教皇,教廷从罗马迁至阿维农,史称阿维农之囚。教会势力受到王权的强力压制。此后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教会势力逐渐衰落。英国都铎王朝通过《至尊法案》确立了国王对教会的绝对领导地位。法王法兰西斯一世亦同罗马教会签订《波伦亚条约》获得任命高级教职和向神职界征税的权力。16世纪由马丁·路德引发了宗教改革,教会势力开始衰落。
(二)影响
中世纪教俗权力的斗争和此消彼长,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利于打破教会的思想禁锢,解放人们的思想,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以上是“2023考研313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中世纪教俗之争焦点”,希望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记忆!预祝2023考研顺利!